2020年7月1日-2日,為深入學習成都市崇州、彭州旅游民宿標準化建設經驗,成都銘智旅游策劃公司與德陽市文旅局、綿竹市文旅服務中心、綿竹市金色清平旅游公司共同組隊奔赴兩市進行旅游民宿考察調研。
學習考察組先后對崇州白頭鎮五星村、道明鎮竹藝村,對彭州龍門山鎮寶山村、小魚洞鎮熊貓太空艙民宿(中壩村)、小魚洞鎮心語星宿泡泡屋(江橋村魚鳧濕地)、磁峰鎮龍門山·柒村(蟠龍村)和新興鎮海窩子古鎮等7個點位進行考察,并與崇州市文體旅游局、彭州市文體旅游局進行溝通交流,學習總結其旅游民宿發展經驗。
一、厘清概念,明確民宿發展方向。崇州民宿和彭州民宿各有特點,都已成為省內鄉村振興示范典范。從考察學習來看,兩市對民宿的概念認識有所不同,崇州民宿以村民現有房屋改造、提升為主,房屋經營者是民宿發展的主力,彭州民宿以外部投資商新建、改建廢棄廠房為主,外部投資商是民宿發展的主力;概念認識的不同導致兩市在民宿發展思路上有所不同,崇州民宿以村民為中心(村民合作社)、再引入龍頭企業(文旅集團),進而實現帶動全村發展的目的,彭州民宿以頭部企業為引領(民宿TOP50強)、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,達到推動鄉村發展目的;最終兩市民宿呈現的結果是,崇州民宿以整村而有名,五星村、竹藝村,彭州民宿則以網紅爆款而出名,熊貓太空艙民宿、泡泡屋、柒村無所事事等。
二、集體經濟,破解群眾參與難題。兩市發展民宿各村均搭建全民參與的平臺公司,崇州市竹藝村的“一核兩會”、小魚洞鎮的“1+10+N組織構架”、寶山村的企業集團,都是全村參與民宿建設的投資平臺、融資平臺、利益共享平臺。村民群眾通過宅基地有償騰退、土地租金、務工、股份分紅等多種方式參與民宿產業發展,由過去的看客變為主動參與者。
三、改革產權,解決投資恒產難題。彭州民宿因“以頭部企業為引領”的發展思路,迫使其在農村產權改革問題邁出突破性一步。彭州通過集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、有期限流轉,有效破解制約民宿產業發展壯大的體制性難題,實現“有恒產者有恒心”的投資目的。
首先,對農村閑置房屋進行調查摸底,圍繞民宿開發,積極探索回購、租賃、置換、騰退等模式,有序盤活閑置房、舊村委、舊廠房、舊校舍等資產。在符合轄區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鄉建設規劃等相關規劃前提下,經批準允許村集體利用集體建設用地采取自主開發、合作開發和入股開發等方式發展鄉村民宿。
其次,對缺乏集體建設用地區域,探索農村產權改革新通道,解決用地指標。由農戶與村集體簽署土地退出協議,將房產證、土地證等相關資料交至國土局審核,同時到不動產中心窗口辦理所有家庭成員的房產證、土地證注銷。再通過房管局、國土局現場審核房屋、土地情況后由國土局出具調查結果,在此基礎上村集體同意出讓土地,規建局出具條件通知書,國土局出具流轉方案。
最后,由村集體在資源交易中心進行掛牌,采取“點狀供地”方式,符合要求的投資商通過摘牌取得目標土地產權,使用權限為40年。農村產權改革是彭州旅游民宿招商引資的關鍵。
四、強化配套,破解落地緩慢難題。民宿的發展需要整體環境氛圍的共同營造,水電道路基礎設施、建筑風貌、形象外宣、招商引資等問題絕非單個民宿獨自解決。彭州民宿引進專業運營公司,負責園區策劃包裝及水電、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;搭建金融服務平臺,解決民宿投資資金缺乏的實際困難;打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,出臺民宿系列文件,制定“樂宿、優宿、精宿”三個等次民宿建設技術規范和資金補貼,暢通民宿證照辦理渠道,為民宿落地建設創造條件。
五、新建學院,解決人才短缺難題。人才短缺是制約鄉村民宿上臺階發展的桎梏,崇州彭州民宿發展來看,首先樹立專業人士做專業事的理念,采取精準招商、以商招商的方式,與成都市民宿協會、專業民宿運營公司開展合作,引入浮云牧場等品牌民宿入駐投資,解決專業人士問題;其次,新建民宿學院進行專業培訓,以學院為載體,針對鎮村干部、民宿業主、民宿管家、當地村民分類開展專業培訓,探索“理論+實踐”場景式培訓、“公益+菜單”定制式培訓、“分享+交流”實操式培訓等,培育一批懂民宿策劃、會管理運營、擅品牌推廣的專業人才,如五星村的“崇州市農村黨員教育學院”、竹藝村的“成都川西林盤培訓學院”、寶山村的“國家鄉村旅游人才實訓基地、四川寶山村莊發展學院”、龍門山·柒村的“龍門山民宿學院”等。
通過本次旅游民宿考察調研,將為銘智公司下一步指導綿竹清平鎮民宿發展提供智力支持,推動綿竹市旅游民宿大發展。